告别白癜风舍我其谁 http://nb.ifeng.com/a/20180507/6556417_0.shtml 基础设施薄弱、产业发展滞后,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,曾经的平罗县头闸镇外红岗村是远近闻名的“后进村”,然而眼下,这里人心齐、环境美,村集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,村民们看在眼里、喜上心头。 是什么让这个小村庄“脱胎换骨”,成功摘掉了“后进村”的帽子?细探外红岗村的“蜕变”,不难发现这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安学仁带领该村探索走出的优环境、强产业、谋创新的转型之路。 今年51岁的安学仁开过装潢厂,干过工程机械租赁,掌握致富“良方”的他是村民们眼中的能人。年,立志于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他不顾家人反对,毅然返回村中当起了村民们的“主心骨”。几年间,在他的带领下,全村上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硬化道路解决出行难,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 因为缺少产业,外红岗村的年轻人大都常年外出务工,村里常住人口仅余人,且以上了年纪的老人居多,有什么优势资源?发展什么产业?安学仁心里,打出了一连串的问号。 “一心想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,但回来后发现要比想得难,当务之急是要找准切入点,从解决根本问题入手,对症下药解决村上缺少产业支撑的状况。”安学仁说,为了给村子谋求好的出路,他没少动脑筋,还先后参加2次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,到吴忠和浙江实地考察学习。 年,他充分利用本村的土地资源,从村民手中流转亩土地,又收回50余亩原本属于村集体的土地,引进合作社发展制种产业,收取管理费为村集体增加收入。还与头闸镇的头闸村、双渠村、正闸村联合建设了12座温室大棚,通过“党支部+合作社”的发展模式种植草莓、西红柿和芹菜,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。 “出去看到别人做得那么好,心里压力还是挺大的,但这也让我开了眼界,转了思路,把先进经验做法学到手,再结合我们本村实际,带领村民发展产业。”安学仁说。 村民们看见真干事、干实事的村党支部书记,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,积极配合做起工作。短短一年时间,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,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。还让部分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,增收渠道拓宽了,生活也日渐好起来。 “下一步,除了扩大土地流转面积,争取项目和资金扩大温室大棚种植规模、丰富温室大棚种植品种外,还计划引进企业来村投资建设冷链仓储,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,可有效解决农作物的仓储问题,让全村种植户都能受益。”安学仁说,并表示后续还要积极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为自己“充电”,好带领全村一起牟足发展后劲。 来源: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7685.htm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