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:16 红翔村干部群众“抢救”帐篷。 其它乡镇也在努力“奋战”。 2月13日,寒潮再次来袭,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翔村里,大棚的塑料膜结了厚厚的霜。 5时30分,红翔村党支部书记朱成学听着外面的风“拍打”着窗户便爬了起来。 “咋起这么早?” “今天降温了,我得早点儿去监测点把同志们换下来。” 朱成学出门被迎面而来的一股寒风打了一哆嗦,迅速抱紧双臂跑进车里。 红崖子乡位于宁蒙交界处,每天与风为伴让连夜值守在这里的工作人员早已习惯。 看到风刮得比平时大很多,朱成学和几名党员将帐篷加固一遍后,叫来几名大学生一起把全村人的信息都统计了一遍。 红翔村村民都是九年前陆续从固原搬迁而来的移民,男人们大部分在周边的工业园区打工。 连日来,红崖子乡各个乡村监测点每天都有乡镇干部、村干部和村防疫工作人员驻守,人车检查、体温测量、人员登记等环节一个不漏。 “书记,您都从早上呆到现在了,咱们村民现在都很配合,不是为了上下班根本不出来。”夜幕降临,红翔村一组组长景万贵催促朱学成回家。 “每天来回进出上班的有多个人,必须严防死守,一个外来人员都不能放进来。”朱成学说:“今天风大,我得留下,有啥事情我好联系。” “那也得吃饭。”红翔村副书记王建递给正在统计信息的朱成学一盒泡面。朱成学这才想起自己忙碌一天都没顾上吃一口饭。 朱成学刚把泡面上面的纸盖子撕开,就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狠狠地向前“推”了一把,腿碰到了桌子上。 风力突然像被调高了好几个档,帐篷的四个角瞬间被大风掀了起来。 “帐篷要飞起来了!咱们快用身体把帐篷下面压住!”红崖子乡包村干部刘志敏大喊一声。 “喂?田江,快叫人来村口,风太大把帐篷都快吹飞了。”朱成学一边跪着用双腿压住帐篷,一边给6组组长打电话。 “这么大的风咋都有7级以上了!”红翔村副书记王建双手抓着铁杆,脚底不停地打滑。 “压住劲儿!人马上就来了!” 红翔村七组组长朱成明全身紧紧压在帐篷上,摆出一个“大”字随风摇摆。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在几人脸上划过,在他们粗重的喘气声中,一道车灯打在门前的路上。 “把绳子一头绑在车上,另一头把帐篷缠住!” “你们先在里面顶住,我们在外面‘抢救’……” 不到10分钟,红翔村近60名村民拿着麻袋、竹筐、铁锹和绳子等工具,陆续赶到现场。 “快点快点!去铲土!” 村民们迅速将路边的土往麻袋和草筐里装,压在帐篷的边上和顶上。 在接下来的30分钟里,村民们齐心协力和狂风抢时间。 “这下子闹结实啦!”朱成学笑着说。 任凭狂风肆虐,被大伙加固后的帐篷稳稳地扎在地上。 “书记,让我留下吧!” “我也留下!你们都回!” “谢谢大家,一个都不许留,有啥事儿我再打电话。”看着大家满身灰土,朱成学连声道谢将村民送走。 待村民全部离开,风也渐渐平息,朱成学将打开一半的泡面倒上热水。 “这么紧急的时刻,咱们来帮忙的村民个个都把口罩戴上了,看来大家的意识很到位啊!就老张没戴。”朱成学说。 “咋没戴?你没见老张满满一身土?干活的时候口罩被吹掉了。”刘志敏说。 这时,几名妇女将电动车停在门口,抱着瓜子、水果走进帐篷。 “书记,我们也做不了啥,给你们送点儿水果。”村民魏宝琴说完,将几个橘子放到炉子边上,和其他村民转身离开。 23时30分,风又刮了起来,朱成学陆续接到了几名村民打来的电话,他们随时准备来检测点帮忙。 “你咋又来咧?” “我看风又大了,刚才那个情况吓人呢么,我再过来看看。”党员万贵生抱着一捆绳子来到帐篷里到处查看。 这时,朱成学的脚早已冻得没了知觉,但心却愈发温暖。 2月14日1时36分,红崖子乡副乡长杜艳红和几名党员过来查看情况。 “咱们的党旗牢得很!风最大的时候也一直扎在帐篷上。”朱成学抓着旗杆,党旗在风中高高飘扬。(宁夏日报记者 李良 文/图/视频)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p/pgzp/4473.html |